跳转到主要内容

故事大全

吴山第一泉

很早以前杭州没有一口井.。那辰光,这一带地方雨水非常调匀,家家户户都不缺用水。

不料有一年,天气忽然变了:晴空万里无云,接连几个月不落一滴雨。晒得西湖水干,田地裂缝,连人吃的水也难找到。官府怕百姓闹事,便请来许多和尚道士,筑坛做法事;又硬叫大家去叩头跪拜。

那时,有个老头儿也被赶来了;可是,他偏偏不肯下跪。当官的见了很生气,就把他抓起来,安上“违抗官府”的罪名,要杀他的头。老头儿一点也不慌张,反而仰天大笑,说:

“我活了八十岁,死了不值什么!可惜杭州人就不会有水吃啦,连你们也得一同渴死!如果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能寻到水源。”

当官的听老头儿这么讲,心想:难道真有这等事!给他寻寻看也好:寻到了,一切作罢;寻不到,再杀他的头也不迟。便答应了。

老头儿回到家里,把他五十岁的儿子叫来,说:“快去缚一顶竹轿来给我坐!”

“阿爸,阿爸,你坐轿子做啥呀?”

“我老啦,走不动了,坐上竹轿子,我要到外面去寻水源!”

儿子把竹轿子缚好了。老头儿拐进菜园,把他二十岁的孙子叫来,说:“快去拿两根竹杠子来抬我走!”

“爷爷,爷爷,你要抬到哪里去呀?”

“站得高,望得远,你和你阿爸,抬我到城墙上去转转!”

孙子把竹杠子拿来了。

金牛湖

从前,西湖叫做金牛湖。

那时候,这湖还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那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圆溜溜的象一串一串的珍珠。农闲了,大家就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条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地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出现了: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大水,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了,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硬得象石头,裂缝有几寸宽,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金牛出现。

一天早晨,正当大家站在湖边盼望金牛的时候,突然传来“哞 ”的一声,只见金牛从湖底破土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口吐大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

老百姓喜得流出了泪水,正在感激金牛,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地叫了一声,又隐没在湖中了。

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地保传给衙役,衙役又报告了钱塘县官。县官一听,捧着肚子笑呵呵地说:

“这真是一件活宝贝,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一定能升官司发财!”当下吩咐手下人,赶紧去把金牛捉来。

白米山的传说

在滁州沙河镇和明光张八岭镇交界的地方,有一座挺拔高大的山峰,山上树木茂盛、四季常青。这山有个美丽而神奇的名字叫"白米山"。在当地有这么一段美妙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白米山叫乱石山。山也没有现在这么高,那么挺拔,那么美丽。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稀稀拉拉有几棵杂树。可绕山有一条常年不干,四季涌流的清水涧。涧两边土松草肥,周围村庄上每天都有一些放牛娃在这里放牧。就在此山东北角处有一个较大的村庄,庄名叫"大张郢"。村南头住着一户张姓人家,就爷俩。爷爷是七月初二生的,所以爷爷的父亲给起了个名字叫张七二,已是年近七十的人了,孙子出生时也是七月初二,不能再叫张七二了,因家用门口有棵弯枣树,爷爷给趣了名字叫张枣。张枣已经十三岁了,为了糊口替村里大户张老铁家放牛。按家门辈分,张老铁还应叫张枣一声叔叔呢。可有钱人辈分也长了,这张老铁只叫枣子,他说他家和张枣已隔了十代了,论年龄枣子应叫他大爷。张老铁家养三头水牛,雇枣子放牛时谈好,一年四季吃住在张老铁家,另外每年给枣子三斗玉米贴补家用。这工钱虽少,但张七二还是同意了,因为家里少了一张嘴,一年还能进三斗玉米。

浮山仙人洞与淮王鱼

古时侯,淮河在这里拐了个弯,留下了许多故事。而今,水还是向东流去,故事却传向四面八方。有些历史上有据可考,有些虽无考证,但老百姓你传我,我传你,也像是那么回事儿。下面搜集整理的几则故事,大都是民间的传说,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
很多年以前,淮河在进入洪泽湖以前这一段,两岸几十公里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一日造山神领了玉帝旨意,要在都梁古市以北造一座山,让祖祖辈辈生长在平原的人也见识见识什么是山。这造山神力大无比。正当他用脚踩泥挤泥成山之时,由于用力过猛,被挤出的山顶喷出两团,一团重的,落在近处约十五里左右,形成的的山包被人叫做"紫阳山";另一团较轻,喷出的较远些,约30里左右。因山体轻浮,山石呈峰窝状,落在淮河支汊处,浮于水面,被人叫做"浮山"。山不大,也不高,但远近闻名。一是因早期山上洞里住过神仙,二是因宋代文豪苏东坡为它写过诗。当年苏东坡由颖州太守改任扬州太守,途经濠州地界,题咏沿淮七处名胜古迹,其中一首《浮山洞》道:"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哪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今日说说早期山上洞内住着一位仙人的故事。

金豆子和老公鸡

柱子的父母很早就死了,他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柱子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虽然哥嫂对他很不好,每天给他很多工作,除了犁地、播种、施肥,除草之外,还要砍柴、挑水、洗衣、喂鸡,忙不完的活。可是柱子从不埋怨,总是尽心尽力,快快乐乐的做事。
可是哥嫂仍把他看作眼中钉,嫌他多张嘴巴吃饭。过了几年,又同他分了家,把他赶到隔壁破屋子。哥嫂自己留了种稻子的水田,却只给柱子一亩干巴巴的旱田和一只不会叫的老公鸡。
柱子对哥嫂分给他的这些一点也不抱怨,他心想:旱田虽然不能种稻子,却可以种豌豆,这样也很好了。 于是,他便种了一些豌豆,种出的豌豆刚好够他吃的;冬天里有屋子避寒,夜深人静的时候,有老公鸡和他做伴。柱子对这样的生活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它还给老公鸡做了个漂亮的笼子,每天喂他三顿饭,下雨了,赶快把笼子抱進屋里,不让老公鸡淋湿一根羽毛。大晴天,就带着老公鸡外出散步。没事的时候就跟老公鸡说说话,老公鸡也似乎听的懂似的。
柱子平日勤劳工作,虽然哥嫂对他很不好,柱子却没把这些放在心上,有空时就带着老公鸡去见哥嫂。嫂子见他来,总是对他冷冰冰的。哥哥见他来,只当没瞧见。虽然这样,柱子还是常常带着老公鸡,去向哥嫂请安。

蚂蚁补“天”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进城考试,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

晚上,秀才在房间里温习功课。突然,天色大变,雷声隆隆,哗啦啦下起雨来。

不一会儿,门外的地面上就涨满了水。一群小蚂蚁来不及躲回洞里,在水洼里挣扎着。救命啊!救命啊!

秀才看见了这群奄奄一息的小蚂蚁,他觉得蚂蚁们好可怜呀!于是,秀才急忙捡来一根树枝,伸到水洼里。可怜的小家伙们,快爬到树枝上来吧!

小蚂蚁们一只接一只地从水洼里爬到树枝上,全都得救了。

谢谢你,蚂蚁们对秀才说,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第二天秀才参加了考试,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有个错别字:试卷中的一个天字少了一横,变成大字。

考官看了仔的卷子,连连叹气:可惜啊,因为这个错别字,他得不了状元了。

过了一会儿,考官又拿起秀才的试卷看。奇怪,试卷上的错字没了,好好的一个天字。咦,不会是我看花眼了吧?考官揉了揉眼睛,再认真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在大字上面排成一横。

考官觉得很惊奇,找来了秀才,得知秀才救了蚂蚁的事情。考官觉得,秀才不仅有才华,人也善良。他对秀才说:既然蚂蚁已经替你被''天''了,就不算你写错字,你得了满分!

老虎与青蛙 珞巴族民间故事

老虎特别爱吃青蛙,肉香又无骨。青蛙的天敌很多,特别惧怕老虎,它天天在想:用什么方法才能逃脱老虎的袭击,过宁静的生活。

青蛙在沼泽里哇哇歌唱,招来了老虎,问:小小的青蛙,你往哪里去?青蛙答:我找老虎去,想吃老虎肉。青蛙反问:虎爷你到哪里去?虎答:我吃青蛙去。虎又说:你说你吃过虎肉,请吐出几根虎毛来。说也凑巧,老虎来前,青蛙吃了一些沿有虎毛的虎屎,它哇的一声吐了一堆,虎毛还不少呢。老虎看后,身在颤抖,一阵风消失在密林中。

虎越走越想不通,小小的青蛙竟敢与兽王作对。途中与它的好友狐狸相遇,它说了经过,狐狸说:胆大妄为的青蛙,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在可恶、可恨,咱们找它去。老虎说:我走得快,我牵着你走。它将一根藤一头挂在自己脖子上,另一头拴在狐狸脖子上,它在前边拉着狐狸走。

聪明的青蛙知道虎会来报复的,躲在一棵长满特夏(大油瓜)的树上。虎和狐狸在树下找不着青蛙,大喊:小小蠢虫,快填牙缝来!青蛙从树上用力扔下两个有拳头大的硬果,正好击中虎头,老虎痛得直摇头,吼叫,青蛙说:你们等着,我马上下来进午餐。老虎抬头一看,又一个特夏打在它的脸上,眼睛出了血,鼻梁被打断,吓得它疯狂的逃窜,狐狸说:虎爷!快停下来,我受不了了。虎继续拖着狐狸乱窜,结果狐狸被拖死了,它还在飞跑,狐尸被石缝夹住,虎被弹下悬岩,悬吊在半空,成了雄鹰的佳肴。

水族叽啾桂的传说

水族居住的木楼瓦房顶上,叽啾桂鸟总是喜欢在炊烟上升时,飞来飞去地叫着:叽啾桂,姐抢妹夫,当初问,你不愿嫁,当初嫁,你不愿走,现在好,你抢我郎。叽啾鸟每次都在人们生火做饭时才这样伤心地叫,是有来由的: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月亮山下住着一户家庭十分贫困的水族农家,家里的七个女儿全靠她们父亲给财主干活路来抚养。
春季来了,老人给财主砍伐一大片山林种小米。老人砍呀,砍呀,小的树木全砍完了,轮到砍大树了,一棵大树往往要砍几天才砍倒。有一棵特别大的树,刚好生长在一个又黑又深的洞口上。老人砍了两天,到第三天,正砍当中,一不注意,手中的柴刀落到洞里去了,老人眼望着洞口,想道:今天砍不倒这棵树,就要遭到财主的毒打,柴刀拿不上来,这该怎么办啊?老人犯愁地哭了起来。

水族妇女在衣裤、鞋上绣花边的传说

关于水族妇女在裤脚、船形鞋上绣花边,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水族先民从南方迁来贵州三都一带时,这里深山密林,杂草丛生,毒蛇很多。妇女们出门干活,怎样防止毒蛇很多。妇女们出门干活,怎样防止毒蛇袭击呢?有个名叫秀的姑娘,她偶然发现毒蛇一见红红绿绿的花边,便悄悄地溜掉。秀姑娘回家后,找来红绿丝线,把自己的袖口、襟边、裤脚、船头鞋,都绣上了各种花卉。她穿上这身衣服上山砍柴,毒蛇果然溜走了。她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姐妹们,大家便往衣、裤和鞋上绣花边了。

水族端节日由来

过端的由来,据传说讲,古时兄弟3人分家后,散居各地,关山的阻隔使他们平日不能见面。于是,兄弟们相约在割完稻谷的闲暇的日子,彼此串亲,以示庆祝丰收和不忘手足之情。因为他们是在"亥"日分的家,便选择了这一天来团聚。从此在"亥"日过端,便成了水族的年节而世代相传下来了。
为了使兄弟、亲友能在"亥"日互相拜访,水族的历史上便形成了轮流过端的规矩。从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由北往南,依次在每隔12天的"亥"日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