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引用诗句,而诗句却是诗词的一部分。一般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时,提高写作质量。那么,你觉得在学习中诗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忆秦娥箫声咽》

作者:李白

原文: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1、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2、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3、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4、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5、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6、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在唐代是游览之地。

7、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8、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

9、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10、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11、汉家:汉朝。

12、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

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

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

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

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

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这种气象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后期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远别离》《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等诗都可以看到。《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中写道: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原野旷超缅,关河纷错重。与这首《忆秦娥》格调气象十分近似。杜甫天宝后期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也有相类之处。胡应麟说这首词气亦衰飒,反映了晚唐王朝衰变的气运。其实此词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因此,这首词可能作于天宝后期。词人以比拟的手法,托秦娥抒情怀,把直观的感情与意象浑融在一起,上片由个人的忧愁写开,下片过渡到历史忧愁。

这首词不像《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那样由客观景物的渲染过渡到人物内心感受的描摹。它一开始就写出人物内心的情态: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此时,一钩残月斜映在窗前。梦虽断了,她却还似乎沉浸在梦境之中,与情人欢会,可是眼前只有这冰冷的残月陪伴看她。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叫她黯然消魂、顾影自怜。因此,下面自然转入对灞陵伤别的回忆。《雍录》载:汉世凡东出涵、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可是,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只有那鸣咽的箫声和着低声的啜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消瘦的倩影,葱绿的柳色句起往事的回忆。实际上这是作者以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这种苦思与追求是执着的,然而又是没有结果的。

词的上片始终纠葛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似乎比拟手法已不能满足感情的表达了,词人要撇开先前的主体,直接把自己融入画面之中。换头处突兀以乐游原上清秋节起,画面是清秋节佳侣如云的狂欢时景,可是主人公茕茕孑立在西风残照之中,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此时,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词人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古道悠悠,音尘杳然,繁华、奢侈、纵欲,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着萧瑟的西风,如血的残阳,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作者不是在凭吊秦皇汉武,他是在反思历史和现实。这里交杂着盛与衰、古与今、悲与欢的反思。词人固然没有正面写唐王朝的苟且繁华,但乐游原上清秋节这就足够了,这使人自然想象到天宝后期那种古罗马式的穷奢极欲和狂欢极乐。可没有人能从中去体会那潜在的破碎感。秦代、汉代过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独的陵墓,面对着西风残照。这固然是过去的遗迹,然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景,同时,这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实景又必然使人联系到王朝的未来。于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被取消了,浑融在一起,历史的时序给人们留下的只是一种表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造成一种悲壮的历史消亡感,或者说是毁灭感,填塞在人们心头,这就是历史反思的结果。因而上片的个人忧愁只能被取代,作为下片的陪衬。

此词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读者从敦煌曲子词中也可以看到类似格调,而不类中晚唐的清婉绮丽。陆游说:唐自大中以后,诗家日趋浅薄,其间不复有前辈宏妙浑厚之作。(《花间集跋》)。诗风与词风自身存在着交错否定之趋势。

此词句句自然,而字字锤炼,沉声切响,掷地真作金石声。而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字荒率空泛,无一处逞才使气。以此而言,设为李太白之色,毋宁认是杜少陵之笔。其风格诚在五代花间未见,亦非歌席诸曲之所能拟望,已开宋代词之格调。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相关句子

望天门山李白_望天门山古诗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1、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2、楚江:…

李白:侠客行

《侠客行》作者:李白原文: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作者: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译文: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

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作者: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注释: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2、槛:有格子的门窗。3、华:…

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

《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作者: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

李白:怨情

《怨情》作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2、颦蛾眉:皱眉。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李白:玉阶怨

《玉阶怨》作者: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注释: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2、却下:还下。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译文: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

赞美李白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依旧有很多人喜欢写诗词。一般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想象力。那么,你是否还在到处找诗句吗?…

李白的古诗大全

李白的古诗大全1、《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

静夜思古诗_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举:抬。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