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关于那些的文章

心情随笔:香蕉的那些事儿

嘿嘿,有木有想歪的。如果没有的话,好吧,是我思想不纯洁,我想歪了。香蕉是我喜欢的水果之一。颜色鲜亮,形状独特,味道好。最为重要的是吃起来方便。和苹果,梨子比起来,不用啃皮,还不用担心农药是不是吃到嘴里。大学四年,我吃得最多的水果,就是香蕉。因为相比起其他水果,香蕉最便宜,而且口感不差。我记得夏天那时候,学校的水果店里,一个西瓜,不大的那种35元。哇靠,请原谅我没见过世面,这一个西瓜的价格,我在家能吃10个,而且不比它小。一个吃不起,还是吃一片吧,一片西瓜8块钱。算了,这都能买2斤的香蕉了。我很果断的选择了香蕉。有时候香蕉吃着吃着,就觉得很奇怪:每次我买香蕉,没个几天一定被瓜分光了。可见味道不差。为啥这么便宜呢?跑了学校里几家水果店,价格几乎差不多。最后总结,香蕉不宜存放,越快出手越好。在大学期间,我很喜欢医学,虽然我是个工科生,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对中医的喜爱,当然,顺带了解了其他有的没的知识。对面宿舍一同学长期便秘,每当他开炮的时候,他们寝室里的人都会来我们寝室避难。我们称他外号“大叔”,不是说他长得老,而是和他的名字有关系。大叔有一天来找我,说该怎么办,我让他吃香蕉,他说天天吃,还是这样。我不信,一看他买的香蕉,还发青,摸起来硬硬的,吃起来也不软。不熟的香蕉多吃容易导致便秘。香蕉这东西,说起来真的不赖。营养丰富,还可以顶饿。据说在热带地区,有点还把香蕉当主食。

致那些吃点亏就要死要活的年轻人

致那些吃点亏就要死要活的年轻人

文/刘同

“上个星期我多加班了三个小时耶。”
“上午就是我换的桶装水好嘛。”
“昨天就是我打电话订的套餐,今天该你了。”
“AA制之后,你还差我两块钱。”
“为什么打印文稿的又是我?”

以上的对话,办公室里天天出现。我从不关注这些话是对谁说的,我只在意这些话是谁说的。

因为我想知道,究竟是谁能把自己做过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给记录下来,那他该要有多好的记忆、多及时的反应,才能在第一时间把资料搜索出来。

很多事情,你不说,坚持做,总会有人知道,然后你在别人心目中一定有一个大大的赞字。但是这些事,你一说,便破,你做的这些便显得毫无价值。

很多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会有矛盾,私下聊天时,他们其实是讨厌父母争吵时使用的措辞:你知不知道我们为了你做了A,我们为了你做了B,为了你我们做了C和D。小孩并不是傻子,本来心里特内疚,父母这么一说,反而变得像道德绑架。在职场中,更是如此。你和人算计,人就和你算计。你表现得怕吃亏,以后也绝对占不着便宜。

人生感悟: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大事

人生感悟: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大事文/李月亮在你的生命里,经历了一些很重大的事情,可是你并不知道。5岁那年,爸爸下班回来,你跑去迎接他,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不过没有受伤。你并不知道,就在你摔倒的地方往左两厘米,立着一根小钉子,如果你稍微偏一偏,左眼就失明了。10岁那年,你一个人在家煮方便面,刚把水壶放到煤气炉上,就接到妈妈的电话让你去姥姥家,你完全忘了开着的煤气炉,锁上门就走了。多么幸运,当壶里的水被烧干了,煤气正好用完了。一场势不可挡的火灾没有发生。15岁那年,某天晚上,你下了晚自习,像往常那样回家,你肯定没有想到,在刚刚经过的那条小路上,几个小流氓欲拦住你图谋不轨,可是刚好一对夫妻走了过来,坏蛋们一胆怯,放过了你。25岁那年,你怀着孕,不小心感冒了,去医院打针时粗心的大夫开错了药。当护士拿着会致胎儿畸形的甲硝唑准备给你打时,路过的护士无意间看了一眼,刚走过去又折回来,悄悄提醒那个护士说,孕妇不能用这个药啊。谁也不知道,如果那天药打进去,会是什么结果,反正你是幸运地躲过了厄运。有那么多次,你都差点掉进悲伤的深渊,可是,你幸运地躲过去了。不得不说,有那么多时候,上苍都眷顾着你,救你于苦海。

用什么来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

用什么来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谁能告诉我怎么活?1980年,《中国青年》刊登了青年读者“潘晓”的来信:“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2005年,“开复学生网”收到了它的第1000个问题:“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要说收获的话,就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2010年,有年轻人在任志强发表“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的言论后,在微博反问:“您说的是有道理,但是我们不想就那么认命!我们向往大都市才会奋斗拼搏,您如果是我,您也会选择大城市吧?!”青年的心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温度计,也是一个国家最脆弱的神经。那些属于青春期的迷惘、热望与忧郁,与时代的前进、变革与激荡息息相关——每一代人的青春期困惑,构成一个国家的青春期病史;每一代人的青年导师形象之变,构成一个社会的精神进化史。青年导师形象之变中国青年从来不乏指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