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生活的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

01

孩子一岁那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来我放在客卧的一个小相框,某次因整理房间被挪到了客厅来,孩子看见后,竟指着高处的小相框咿咿呀呀闹个不停,直到等我把它归于原位,他才渐渐安静;

 

某次我们一起外出归来,孩子外婆无意中穿了我的拖鞋,我则穿了另一双,孩子发现后,就一直追着外婆,嘟囔着“鞋-鞋”,直到外婆和我换回各自的脱鞋,孩子才满意;

 

还有一次,孩子爸爸下班,那天没有像往常一样敲门后等着孩子来给他开门,而是自己拿着钥匙进来了,孩子赶到门口一看,失望的呜呜啼哭,直到爸爸重新出门、重新敲门、重新进门,总算略感安慰。

 

曾经一度,我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竟固执的可怕;可后来和很多妈妈交流,发现都有类似感受。

 

再后来,我在育儿书上找到了答案:

 

孩子0-6岁,正是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

 

所谓秩序感,是生命体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6岁以前的孩子正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内心世界里,具体表现为:对环境布局的刻板要求、对事物所有权极度敏感、对程序的完美要求和预先设计。

 

秩序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它能帮助孩子探索和感知世界、建立最初的规则意识,并在序井然的环境中获得生活的安全感。

 

曾经央视少儿栏目组曾做过一档实验,当外界的环境由安静、单纯变换为噪杂、混乱,已养成良好秩序感的孩子,依然可以按照自己原有的步调,自觉、按时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好的秩序感,犹如形成了一种内心定力与行为习惯。

02

 

好的秩序感不仅之于孩子,之于成人世界也有着莫名力量。

 

成人世界的秩序感,是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照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即按自己确定的要求去执行和完成,内心的秩序感就很强,反之则弱。

 

这两个月,我恰好有切实感受:

 

7-8月,因为孩子的暑假,我也给自己放了个小假(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懒)。我先是带着孩子去旅行,之后带他参加兴趣班、在家识数写字、陪他游泳跑步,以及赴各种少儿场馆。

 

孩子的假期倒是充实,可我的内心却日益慌乱。

 

自己的事情被耽搁和中断,几次想要提笔写字,却无法静气凝神,于是越想写越写不出、越在意越写不满意……索性在更长时间里被搁置和中断,甚至一度产生就此搁笔、不想再写的念头。

 

期间和闺蜜提及,她建议我:既然写不出,不如安心看书,也算为自己积累长期的素材,何必急于一时。

 

我觉得有理,于是开始每天早于孩子一小时起床:摊开书本、拿出纸笔,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标记和摘录;读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来思考;发现合适的例子,备注在一旁,记录下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很快,我不再心烦意乱,而渐渐心安。

 

这或许因为:当每天在规律的时间里,做有序的阅读、记录和思考,能避免继续深陷负面情绪困扰和外部环境压力,而聚焦于具体的事情、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以抽丝拨茧、循序渐进的跳出困境、解决问题。

 

知乎上,不少人也曾有过类似感受:

 

有人借以独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内心的平静;

有人依赖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叠一放里找回生活的节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饭,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间获得情绪的抚慰。

 

越在忙乱、慌张、情绪低谷和局面失控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内心的秩序感,以抚平焦虑、清除杂念、沉淀能量,赢回对生活的复盘。

03

 有序使人安定,无序使人慌乱。

 

仔细想来,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局面的失控、内心的瓦解,的确是从生活小事的失序开始。

 

本来应该每日顺手打扫、物品随手归位的房间,因自己一天天的疏懒,以致房间日渐脏乱令人崩溃;本来可以通过持续健身和规律饮食以保持的身材,因自己一天天的放纵,而使身形日益失控;本来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完成的工作,因自己一天天的拖延,而到濒临期限才觉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而无从完成……

 

这种时候,与其说是通过有节奏、有规律的重复某个动作,以重拾内心的平静,不如说是通过容易上手的小事,而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理清思路、找到方向、保持前行。

 

再细一想,我们生活中充满力量的人,也多是内心秩序感很强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有计划、有步骤、有纪律、有方向,因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所以能全神贯注调动自己内心的能量,向着某个方向定向积累;

 

他们通常在生活上也不散漫、不疏懒、不急躁、不骄傲,因为懂得自重自持,所以才不容易被外物外力所裹挟和操控……

 

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可掌控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生活。

04

更大的生命秩序感,是在生老病死、风霜雪雨前的一份平静与恬淡。

 

想说说我心中最从容的智者:杨绛。

 

出生于辛亥革命的杨绛,经历过战争、政治斗争、疾病、生离死别,可谓一生风雨、一路坎坷,但令人动容的是:她始终以自己的步态稳定走完生命旅程。

 

文革遭遇迫害,杨绛被揪出来、剃了阴阳头,但第二天,她戴上假发,照例出门买菜、照例把分配给她清洗厕所的任务完成的一丝不苟、照例擦完就掏出一本书来看;

 

被视为“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生病离世,杨绛忍着巨大的悲痛、守着三人的回忆,按照女儿生前拟好的提纲,继续完成了充满温情的《我们仨》;

 

钱钟书和钱瑗都去了,走在人生边上的杨绛,每天依然有规律的散步饮食、深居简出、笔耕不掇,她整理钱先生留下的书稿、书写一家人留下的记忆,说是打扫现场、尽我应尽之责。

 

欢乐与悲伤来来往往,都成了生命里的过客;

 

我只管顺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想做之事。

 

因为懂得世事无常,所以境遇面前不慌不忙,因为知道人生有序,所以内心始终有节有律。 
  • 有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大自在。

生活的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相关文章

生活亦如你所愿

生活亦如你所愿“这不是我要过的生活!我要过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我好想改变,可是不能!”“这是我要过的生活!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我不会放弃的!”“我也曾经有过想要的生活呀,但是我最后撑不住了,…

给生活注入美的希望

给生活注入美的希望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找一份希望,或是得到一份有力的帮助,让自己有充足的精神,足够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从而克服困难,…

过好属于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过好属于自己生活的每一天什么是幸福?看过影像的朋友应该多少有些感触吧?不知你导演的是一部什么片呢?什么是幸福?看看这十七句名言,或许你会有不少收获!1、忘记过去坏记性是变得幸福的一宝。——丽塔·梅·…

心情随笔:选择生活的状态

寒来暑往,一季又一季的轮回。如瑞娜鸢尾的《宿命》一样,生活就是这两种状态:向寻常生活俯首称臣抑或是英勇而战谁的心中不曾堆满泪水欲望暗淌成河——《宿命》瑞娜鸢尾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留一段空白。…

美文欣赏:当生活的“美”成为一种遗憾

生活,就是一段旅途,一段长度为不定数,且分割成不等分的线段。生活,就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活,就是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人生。生活,犹如一杯茶,不同的品味,不同的茶香。生活,因遗憾而美丽。…

美文欣赏:生活的色彩

生活,自有酸甜苦辣,就好像调色板。生活,多姿多彩,就好像一部连续剧,从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总之,生活需要色彩才会精彩!红色,生活中需要你的激情,你一旦有了激情,那就是为以后打好基础,自然,…

生活的笛音

上班总要路过少年宫,一日,突然听见从竹孔里飘出的笛声,内心顿时染上些许忧愁;那声音简直太像了,几乎和我少年时期听到的如出一辙,曲子就是《少年壮志不言愁》。我仿佛看见启良,俊朗地挺在一棵树下,…

林少华:慢点走,等等生活

给研究生上课时我讲到我的老伙计村上春树,讲起他的短篇集《再袭面包店》中的《象的失踪》。故事很简单。日本一座小镇饲养的一头老得“举步维艰”的大象忽然失踪了,失踪得利利索索。若是小猫小狗倒也罢了,…

对生活的感悟的语句

对生活的感悟的语句1、我们无法改变曾经的宿命,也无法改变曾经的结局,但我们可以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改变我们未来的命运。2、充实自己的每一天。不颓废,不堕落,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如此美好3、无论对谁,…

改变你生活的一句话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在某个关键时期,总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这个人或许是你的父母,或许是你的老师或朋友。他所说的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会让你牢记心中,永生不忘。普通人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