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关于灵魂的文章

失去灵魂的感觉,你知道么?

又是一个躁动的夏季即将来临,天空毒辣的烈焰恶狠狠的痛射在大地上,空气中燥热的空气早已将自己的心团团包围,看着熟悉的教学楼、食堂、球场,树还是那颗树,只是树下的亲热的小情侣又换了人,跑道还是那个跑道,只是今天又是一批不一样的人了。一个人静坐在足球场上静思。是啊,要毕业了呢。这两年越发觉得好似一场梦,也真的好希望这就是一场梦。多希望在今晚闭眼之后第二天被班主任揪着起床。呵呵,可惜那些都成了回忆。夜,你怎么每天来的这么早?难道你不用休息的么?怎么感觉你每天好像都不怎么睡觉的,你上课不会打瞌睡么?考试的时候不担心挂科么?你知道毕业要做什么了么?你不怕挂科毕业不了么?真羡慕哪些整日沉醉在虚拟世界的朋友们,整日都在为牛逼的称号而奋斗,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哪像我整日整日板着个脸好像欠了别人几千万还不上心事重重的样子。为什么好日子都快走到尽头了你们还能笑的这么开心?为什么都快失业了你们都不怎么紧张的?是一早就想好退路了,还是家人早就安排好了?每天神游在各大教学楼的课室里面,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不要让灵魂紊乱

小时候看西方哲学史就对伊壁鸠鲁情有独钟,近日重读更加喜欢。虽然他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和猜测错误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两千年的时光,照亮今人的心灵,真是够强大,够深邃。

试举几例:

——在所有的欲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于虚幻的意见产生的。

所谓“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满足就会痛苦的欲望,比如饥饿、渴、冷。要满足这些欲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谓“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带来快乐,但是没有也不会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饮。他似乎把性交放在了这个档次。

所谓“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对名利权力的过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竖立雕像”。

——能带来宁静的最佳办法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们从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会硬要我们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过简单的生活,因为它挣钱太少,或者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其实对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从从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够胜任愉快的工作。

——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恼。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

有一种人,他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真诚而温柔地对待他人。

这样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舒服,身上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美好。

一个人的言行,正是赋予生活的样子,请记住:没有人有义务通过连自己都不在意的言行,去发现优秀的内在。

北京饭店有位理发员朱殿华老师傅,他给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据朱老师傅回忆,人多时,周总理就和大家一样,坐在椅子上看报,排队等候。

朱师傅和等候理发的同志都要让他先理,他却微笑着说:“这不是一样嘛,大家工作都很忙。”周总理偶尔也请朱师傅到他家去理发。

每次总理都会来到门口迎接朱师傅,握着他的手说:“老朱,又麻烦你走一趟了。”

有一回,朱师傅给周总理刮脸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下,朱师傅没有提防,总理的下巴被刀子划破了一个口子。朱师傅惶恐不已,连声道歉:“总理,真对不起你,我工作没做好……”

周总理大笑起来:“怎么能怪你呢,都是我不好,咳嗽的时候,没有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子躲得快,要不……哈哈哈!”

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体现了周总理良好的个人修养,体现了他骨子里的善良与温和。一言一行间,就是灵魂的模样。

让灵魂跟上

高原反应的哲理

高原反应真是让人琢磨不定,也许你身体很好,结果你反应最强烈,也许衣裳脱猛了,话说快了,路走急了,反应就来了。旅行是体会别人的生活,而西藏还给你一个体会“年迈”的机会,把自己想成耄耋老人,更低、更慢、更弱,只有这样,你才会是这雪域高原最终的强者。

慢就是快

对于高原反应,有人总结了三点:女人比男人容易适应,年长的比年轻的容易适应,体质较弱的比体质强的容易适应。但无论怎样,预防高原反应最重要的三点,第一是放慢,第二是放慢,第三还是放慢。在西藏,慢就是快。

生存之道

为了避免恼人的高原反应,有人记录了这样一段东道主常会反复告诫来藏友人的话:“吃饭不要太饱,走路不要太快,说话不要太吵,喝酒更是要少。”几句叮嘱,其实说的是一些朴素的生存之道:知足、守常、宁静。

“傻”人“傻”福

画家韩书力说:“缺三分之一氧气的高原,刚好够我用有限的体力去做最想做的事,刚好够我用缺氧的大脑记住别人对我的友善关爱,而忘记别人对我的恶意与伤害。”也有人说:“西藏为什么能给人心灵的洗礼?因为这里缺氧,人变‘傻’了,人一‘傻’,想的事就少,就变得更单纯。”

灵魂歌者

我是一位灵魂歌者,信步逍遥在天地间,不想惊了情,也不想扰了梦,只是淡淡的用笔墨记着你昨日的笑和这青春的味道。是夜,微风轻轻荡漾,碧波湖上,细碎的脚步打碎了涟漪,前世的朦胧就这样轻轻的漫步于红尘之渺,浅浅的徘徊在那个始终有你的路口。那你是否还曾记得那晚我曾陪你的月光,还有这泻了一地的光芒。幽静的夜幕无声的拼凑着点滴的时光,那信守千年的承诺是否亦会随微风轻轻摆荡。梵音袅袅,曲曲弦动,那弥留于指尖的温暖是否又在心中已凝梦执念了千年。幕色阑珊后上演的那一幕幕欢愉与朝朝的离别感伤是否已流年斑驳了整个春暖花开?还有这分秒的思念,多情的遐想是否也亦愿随这尘风絮语渐然漫步于云之端,海之弦?我在这里,你又在何方?你的灵魂又将在哪里安放?甜美的歌谣,一世红尘暮然回首随烟波缭绕,那曾经倾倒的记忆是否就这样一壶烈酒翩然洗尽了尘宵。那轻拥入怀的温暖是否就是如此的从容,如此的难以割舍,就这样让你轻易淡淡的被寂寞翩然拥入了怀中。前世,虔守一份唯美的情愫;今生,许你一腔的柔情。也许,就这样把如丝如麻的心事淡然揉进了你生命,渐入了你梦中。于是,那我也只好,甘愿化作一丝清风时常伴你左右,春天为你携来阵阵泥土的芬芳,夏天为你吹走缕缕的炎热,秋天为你迎来美美的丰收之喜,冬天呢,为你驱走这丝丝的冰凉。那你可曾记得,那每一缕清风都是我对你朝朝暮暮的思念,每一份情怀都是我那如痴如醉的眷恋一直在红尘的渡口等你靠岸。

你恨自己是个害怕孤独的人,还是偏爱自由自在的灵魂?

1.

很久以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孤独等级表。作为一个资深“孤独症”患者的我,自然自我检测了下。

结果不出意料,从第一级的一个人逛超市到第九级的一个人搬家,我想我大概是越级达到了超高等级。至于第十级的一个人做手术,我大概是不愿经历,因为我总会祈求自己健康平安。

可若你问我,你爱这样孤独的自己吗?我会诚恳地告诉你,借用村上之言:“没有人喜欢孤单,只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一个人逛过超市,起初是高中时期。那个时候,每个月放一次假。每次搭车回家前,我都会跑到超市买一大包东西。从零食到水果蔬菜,自己来来回回,倒也乐在其中。

攒了一个月的钱,我会选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也会买我妈最喜欢的芹菜,那东西除了她之外,其他人都不喜欢。

一个人拎很重的袋子,走很远的路去搭公交。在夕阳下,等着处理好事情的老爸顺道把我带回家。说不清那些时光有多少心酸,只知道那个时候一个人在夕阳下,无聊到看每一个路过的行人。

长久以来,我都讨厌夕阳时刻。因为每当夕阳夕下,别人都已回家。而我还在日渐渐冷却的光阴里,盼望着归去。

张学友的歌里有一句歌词:“你恨自己是害怕孤独的人,却爱上自由自私的灵魂。”觉得一下子就戳中了心,大概是承认自己在心底还是渴望一种陪伴吧。

心情随笔:灵魂在高处

清晨,如果我比往常早点去公司,总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路段,与一位中年环卫工相遇。他结实黑瘦的身材,略带微笑的脸庞,在随身听播放的歌声里轻快的忙碌着。晨曦洒在他健康、黝黑的脸上不但看不到一丝苦恼和自卑,还时不时看见他随着音乐低吟浅唱,一付悠然自得的样子。他的快乐每次都会传递到我,把我感染,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记得很久前看到一则报道,一位曾经是贵小姐家庭出身的女人,因家道破落,她不但失去了曾有的优越富贵的生活,最后还沦为掏粪工,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喝下午茶,用祖上留下的面包烤炉做烤面包。在常人看来人生遭此不幸,不说万念俱灰,身心俱疲,也是没什么意义了,但她仍执着的保持一份匪夷所思的优雅和恬静。我不知道这个报道的真实性,如果是真的,那么这样的气定神闲,这样强大的,超越肉体高高在上的灵魂,还有什么东西能把她击垮!缅甸女政治家昂山素季,曾被软禁于其寓所,前后长达15年。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她的心情似乎并未受到影响,生活依然十分有规律。每天清晨,她把自己打扮的清清爽爽,到室外散步半小时,然后回到室内,安静的阅读诗歌、散文,学习法语和日语,听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傍晚时分写日记,在夜里独自弹奏钢琴曲。有记者好奇地问她,如何在囚禁中,依然保存这么好的心态?她说:那也是生活啊,我何苦要与生活讨价还价?每个人的生活都可能囚禁,如果她的心灵不够自由的话。

心灵鸡汤:有生机的灵魂

有人问我:“我选择了一条错的路,我很想离开,但是如果离开这条路,会导致更多的麻烦和伤痛,还不如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请问,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我说:“有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走错了路。比如,我当了一家唱片公司的总经理,尽管薪水不低,身边也有自己爱的女人,但是总觉得生命中某种重要的东西没有了。

“如果我放弃这个职位的话,我家的日子一定会很难过,但是这样的日子我再也忍受不了。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百个不满意,我感觉自己的灵魂正在悄悄死去。

“那一年,我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和克里斯蒂娜花了6个月游遍了欧洲。在德国,我遇到了自己的导师。从此,我越发感觉到我应该成为一名作家,这是我内心的召唤。

“不过在4年后,我才真正开始写作,我第一篇文章写的是圣地亚哥朝圣之旅。所以,对于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是的,我走过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路,我害怕离开这条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这条路,但是当我离开这条路的那一刻,我发现我所担心的即将面临的灾难并不存在。当然,我遇到过困境,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的灵魂因此而有了生机。’”

心灵鸡汤:静心,听那打动灵魂的声音

“一个将声音坚拒于心门之外的人,他怎么能被人叫醒呢?”

心静之人,能听见灵魂笃笃远行的声音。

科学上解释,声音是一种看不见的波。声波引起物体振动,经由耳道,被耳膜接收,落在心里,催人开怀爽快,是为乐音,若使人烦躁恼怒,就是噪音了。

不管让人心烦,还是让人心悦,总有一种声音能够打动灵魂,成为抚慰心灵的圣音。

声音往往与过去某种情境形成互为观照的镜像。在我看来,一种声音有时就是“时光穿梭机”,载人返回往昔,有着无法言说的奇妙感。

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个女孩寄住在她亲戚家。她亲戚在乡信用社上班,住在镇街上最繁华处,就像南京路之于上海、忠孝东路之于台北那样。乡里的街,只有赶集的日子热闹,熙来攘往,平时和村里一样,寂静无声。之所以为街,是有街的气势和意韵在那撑着的——那一排排高大的法桐遮天蔽日,绵延不绝的树香,衍生出街市的繁密气息。

那时暗自喜欢她,常常一个人跟着她,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她消失在法桐浓荫下那排齐整的房子里,一阵风吹来,叶间沙沙轻响,落在心里,却满是惆怅和酸涩。无人的街头,异常的孤独。